自從上世紀60年代被發明以來,激光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了千家萬戶,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醫療美容、通信娛樂、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據統計,2024年全球激光市場規模已超過20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50億美元。隨著激光產品的普及,激光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那么,激光究竟安全嗎?

一、激光的原理與發展簡史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是通過受激輻射產生和放大的光。與普通光相比,激光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強、相干性高的特點。這些特性使激光成為現代科技的重要工具,但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風險。
激光技術自1960年西奧多·梅曼制造出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以來,經歷了飛速發展。從最初的固體激光器到如今的光纖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激光的功率不斷提高,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安全問題也隨之凸顯。
二、激光的廣泛應用
現代激光技術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在醫療領域,激光用于眼科手術、皮膚病治療;在工業領域,激光用于切割、焊接、打標;在消費領域,激光用于顯示、通信、娛樂;在科研領域,激光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應用越廣泛,安全問題越重要。
三、激光安全嗎?風險與防護并存
激光是否安全,答案并非簡單的"是"或"否",而是取決于激光的功率、波長、暴露時間以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激光主要對人眼和皮膚造成潛在危害。人眼對激光特別敏感,因為眼球的晶狀體能夠聚焦激光,使視網膜上的能量密度提高數萬倍,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皮膚暴露在高功率激光下也可能造成燒傷。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IEC 60825-1:2023標準,激光產品按危害程度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1類激光:在合理可預見條件下安全,包括使用光學儀器觀看。輸出功率極低或有完全封閉設計。
1M類激光:在光學儀器輔助下觀看可能有害,但裸眼觀看安全。
2類激光(功率<1mW,可見光):眨眼反射提供保護,短暫暴露(≤0.25秒)通常安全。
2M類激光:可見光,眨眼反射提供保護,但光學儀器輔助下觀看可能有害。
3R類激光(可見光:1-5mW,不可見光:1類限值的5倍):低風險,但仍可能有害。
3B類激光(5-500mW):直接觀看有害,漫反射通常安全。
4類激光(>500mW):高功率,不僅直接暴露有害,漫反射也可能造成傷害,還可能引發火災。
這一最新標準相比之前版本更加細化,考慮了實際使用場景和最新科研成果。
四、激光安全等級認證與標準
為確保激光產品安全,各國都建立了相應的認證體系。國際上主要采用IEC 60825標準,美國則采用FDA的21 CFR 1040.10標準,中國采用GB/T 7247系列標準(等效采用IEC標準)。
激光安全等級認證是通過測試和評估,確定激光產品所屬安全等級的過程,包括:
激光參數測量(功率、能量、波長等)
危害評估
安全防護措施檢查
標識和說明書審核
通過認證的產品會標注相應的安全等級,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和使用說明。
五、專業激光安全等級認證機構:深圳中為檢驗
深圳市中為檢驗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安全認證服務商,長期協助國內外客戶辦理激光產品人眼安全認證服務。擁有十余年激光產品安全檢測和性能測試經驗,能夠滿足激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性能測試和安全認證服務需求。
中為檢驗的服務包括:
激光安全等級測試和認證(IEC 60825、FDA 21 CFR 1040.10、GB/T 7247等)
激光性能測試(功率、能量、光束質量、穩定性等)
激光產品全球市場準入咨詢(CE、FDA等)
激光安全管理體系咨詢和培訓
公司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室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助力激光產品安全合規地上市銷售或出口海外。
六、科學看待激光安全
回到最初的問題:"激光安全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科學規范的使用下,激光是安全的;但若忽視安全措施,激光可能造成嚴重傷害。
隨著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安全標準也在持續更新。2025年,IEC和FDA都在醞釀新的激光安全指南,將更多考慮新型激光應用(如激光雷達、量子技術等)的安全問題。
對于激光產品制造商和用戶而言,遵循安全標準、進行專業認證、提高安全意識是確保激光安全使用的關鍵。深圳中為檢驗等專業機構的存在,為激光行業的安全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使我們在享受激光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激光技術將繼續改變世界,而安全將是這一變革的基石。只有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激光技術才能真正造福人類。
如果您有激光產品需要做安全檢測和認證,歡迎致電我們的專業團隊和客服人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