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觸材料(如濕巾、廚房用布)微生物測試項目
食品接觸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s)是指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會與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的產品,包括廚房清潔濕巾、食品包裝布、擦拭布、保鮮膜、砧板等。若此類材料攜帶致病微生物,可能通過交叉污染導致食源性疾病,因此其微生物安全性受到全球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歐美市場。深圳中為檢驗化學實驗室依據國際標準(ISO、FDA、EU法規),針對食品接觸類材料提供專業的微生物測試服務,確保產品安全、合規。
1. 微生物限量檢測(Microbial Load Testing)
評估食品接觸材料在出廠時的微生物污染水平,防止成為污染源。
菌落總數(Total Aerobic Microbial Count, TAMC)
檢測材料表面或浸提液中的總需氧菌數量,反映整體衛生狀況。
限值建議:≤102 CFU/g 或 CFU/cm2(適用于高清潔要求產品)
標準依據:ISO 4833-1、ISO 21150
霉菌和酵母計數(Total Yeast and Mold Count, TYMC)
檢測真菌污染,防止材料發霉或在潮濕環境中滋生霉菌。
限值建議:不得檢出或 ≤101 CFU/g
標準依據:ISO 16212、ISO 21527
2. 致病菌檢測(Pathogen Testing)
檢測可能引發食源性疾病的高風險病原體,防止交叉污染。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指示糞便污染或生產衛生問題,尤其關注可接觸即食食品的材料。
要求:不得檢出 /g 或 /cm2
標準依據:ISO 16649-2、FDA BAM Chapter 4
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
常見食源性致病菌,可通過污染的清潔布傳播。
要求:不得檢出 /g 或 /cm2
適用產品:廚房用布、食品擦拭濕巾、包裝材料
標準依據:ISO 6579-1、FDA BAM Chapter 5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可產生耐熱腸毒素,即使加熱也難以完全消除。
要求:不得檢出 /g
標準依據:ISO 6888-1、USP <62>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可在低溫環境下生長,對即食食品構成高風險。
要求:不得檢出 /25g(適用于高風險使用場景)
標準依據:ISO 11290-1
3. 抗菌性能測試(Antimicrobial Activity Testing)
(適用于宣稱“抗菌”功能的產品)
評估材料對常見細菌的抑制或殺滅能力,驗證其抗菌宣稱。
測試菌種:
E. coli(革蘭氏陰性菌代表)
S. aureus(革蘭氏陽性菌代表)
方法:
ISO 22196(適用于硬質表面,如砧板、塑料布)
JIS L 1902(適用于紡織品,如廚房抹布、抗菌濕巾)
通過標準:抗菌活性值 ≥2.0 log??(即99%殺菌率)
4. 使用后微生物滋生模擬測試(Simulated Use Test)
模擬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污染風險,評估其在反復使用或潮濕儲存條件下是否易滋生微生物。
方法:將材料模擬使用(如擦拭含菌液表面),在室溫或37°C潮濕環境中放置24–72小時后檢測微生物增長情況。
適用產品:可重復使用的廚房布、海綿、清潔濕巾
5. 生物負載測試(Bioburden Testing)
用于評估原材料(如無紡布、棉布、聚合物薄膜)在生產前的初始微生物水平,支持滅菌工藝驗證。
標準依據:ISO 11737-1
6. 歐美市場法規與標準要求
市場 | 主要法規/標準 | 關鍵要求 |
歐盟 | EC No 10/2011、(EU) No 1935/2004 | 要求食品接觸材料“不得轉移危害人類健康的物質”,雖未直接規定微生物限值,但良好生產規范(GMP)要求控制微生物污染 |
美國 | FDA 21 CFR Part 177、FDA Food Code | 要求清潔工具不得成為污染源,企業需建立HACCP或SSOP控制程序 |
德國 | LFGB §34 LMBG | 對廚房用紡織品有明確的微生物限量建議(如TAMC ≤ 100 CFU/cm2) |
日本 | Food Sanitation Law, JIS Standards | 要求食品接觸材料進行微生物安全性評估 |
7.深圳中為檢驗微生物檢測服務
深圳中為檢驗化學實驗室可為食品接觸類材料(如廚房濕巾、清潔布、包裝材料)提供全面的微生物測試服務,涵蓋限量檢測、致病菌篩查、抗菌性能評估及使用模擬測試,確保產品符合國際食品安全要求,助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與市場競爭力,防止交叉污染風險。
歡迎聯系我們的專業客服獲取專業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