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5004-2:2024《眼科儀器—基本要求和試驗方法—第2部分:光危害防護》測試要點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把光輻射(250 nm–2 500 nm)直接投射到眼內或眼表的眼科儀器,以及診斷、照明、測量、成像、對準
用的治療/手術系統的相關部分 。
不適用于治療性放射,但對治療光束中非靶組織的評估可引用本標準限值 。
二、儀器分類
1 類:無潛在光危害(輻射≤1類限值)。
2 類:有潛在光危害(輻射>1類限值),需更嚴格的測試和風險控制 。
三、核心測試項目
光束幾何特性
? 光束直徑、發散角測量,保證在指定工作距離內不超出安全區域。
功率密度/輻照度
? 單位面積功率密度(連續模式)或輻照量(脈沖模式)測試,確保低于ICNIRP眼部暴露限值。
工作模式評估
? 連續與脈沖模式分別測試:脈沖需測單脈沖能量、脈沖寬度、重復頻率及累計曝光時間。
光譜加權
? 采用ICNIRP光譜加權函數對UV、藍光、IR進行危害加權評估。
電氣與機械安全
? 參考IEC 60601-1或同類標準完成絕緣、漏電流、機械強度等測試。
標記與說明書審查
? 檢查安全參數、警告標簽、使用說明、最大允許曝光時間等是否完整。
綜合光生物安全評估
? 綜合以上結果,出具是否符合ISO 15004-2的結論。
四、2024版主要變化
新增“劑量限制儀器”“時間限制儀器”定義;
暴露限值重新整理為4張表格,配套測量條件單獨成表,便于實驗室操作。
五、典型送檢流程(第三方實驗室示例)
資料預審:技術規格、光學圖紙、預期用途。
樣品分類:按輻射水平初判1類或2類。
實驗室測試:
? 光譜功率分布、輻照度/輻亮度、脈沖參數、安全標識檢查。
報告輸出:
? 測試數據、限值對比、分類結論、不符合項整改建議。
注冊遞交:
? 報告作為NMPA或CE注冊的光輻射安全研究資料 。
六、制造商需準備的文件
使用說明書、警告標簽、維護手冊;
最大輸出參數表(波長、功率/能量、脈沖特性);
風險管理文檔(ISO 14971);
若含激光,需補充GB 7247.1/IEC 60825-1報告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