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護理濕巾(嬰兒濕巾、卸妝濕巾)微生物檢測項目
個人護理濕巾,包括嬰兒濕巾、卸妝濕巾、女性護理濕巾等,因直接接觸皮膚、黏膜或敏感部位(如眼周、口周),且多為含水配方,極易滋生微生物,是微生物污染的高風險產品。為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的安全性,滿足歐美等國際市場的嚴格監管要求,必須進行全面的微生物檢測。深圳中為檢驗化學實驗室依據國際標準(ISO、USP、EN)、歐盟法規及美國FDA指南,提供專業的濕巾類微生物檢測服務,具體項目如下:
1. 常規微生物限量檢測(Microbial Limits Testing)
評估濕巾在出廠時的微生物污染水平,確保符合安全限值。
菌落總數(Total Aerobic Microbial Count, TAMC)
檢測濕巾中可培養的需氧細菌總量。
限值要求:
一般產品:≤102 CFU/g 或 CFU/mL
嬰兒濕巾、眼部用濕巾:建議 ≤101 CFU/g(更嚴格控制)
標準依據:ISO 21150、USP <61>、ISO 6222
霉菌和酵母計數(Total Yeast and Mold Count, TYMC)
檢測真菌污染,防止產品發霉、產生異味或引發過敏。
限值要求:≤102 CFU/g
標準依據:ISO 16212、USP <61>
2. 致病菌檢測(Pathogen Testing)
檢測特定致病微生物,防止引發皮膚感染、眼部感染或系統性健康風險。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可導致皮膚感染、毛囊炎,尤其對嬰兒和敏感肌人群風險高。
要求:不得檢出 /g
適用產品:所有濕巾,尤其是嬰兒護理濕巾
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耐濕性強,易在含水環境中繁殖,可引發眼部感染(如角膜炎)、皮膚膿皰病。
要求:不得檢出 /g
標準依據:ISO 16266、USP <62>
適用產品:眼部卸妝濕巾、嬰兒濕巾、醫用濕巾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指示糞便污染或生產衛生問題,尤其關注可接觸口部或嬰兒肛周的產品。
要求:不得檢出 /g
標準依據:ISO 16649、USP <62>
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
高風險致病菌,可能引發腸胃炎。
要求:不得檢出 /g
適用產品:嬰兒濕巾、可接觸口部的護理濕巾
3. 防腐劑效能測試(Preservative Efficacy Testing, PET)
又稱“挑戰試驗”(Challenge Test),評估濕巾中防腐體系能否在使用過程中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
測試方法:
將濕巾樣品接種5種標準菌株:
細菌:S. aureus、P. aeruginosa、E. coli
真菌:Candida albicans、Aspergillus brasiliensis
在7天、14天、28天取樣,監測微生物數量變化。
通過標準(依據ISO 11930 / USP <51>):
細菌:7天內減少≥2 log,28天內減少≥3 log
酵母/霉菌:14天內減少≥2 log,28天內減少≥2 log
且不得回升
適用產品:所有含水濕巾,尤其是非無菌包裝、多次使用型濕巾
4. 無菌測試(Sterility Testing)
適用于宣稱“無菌”的濕巾產品,如醫用敷料濕巾、術后護理濕巾、注射部位清潔濕巾等。
方法:薄膜過濾法(推薦)或直接接種法
標準依據:USP <71>、EP 2.6.1
要求:在規定培養期內(14–28天)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5. 生物負載測試(Bioburden Testing)
用于評估濕巾原料(如無紡布、溶液)或半成品的初始微生物含量,為滅菌工藝驗證提供數據支持。
標準依據:ISO 11737-1
6. 歐美市場法規要求概覽
市場 | 主要法規/標準 | 關鍵要求 |
歐盟 | EU BPR(生物殺滅產品法規)、ISO 20743(抗菌性能可選) | 必須進行微生物限量和致病菌檢測;防腐挑戰測試為強制要求 |
美國 | FDA 濕巾指南、USP 標準、CTFA 指南 | 建議提供完整的微生物合規數據,cGMP要求控制微生物風險 |
加拿大 | Health Canada Natural Health Products Directorate (NHPD) | 參照ISO或USP標準,要求不得檢出特定致病菌 |
7.深圳中為檢驗微生物檢測
深圳中為檢驗化學實驗室可為嬰兒濕巾、卸妝濕巾等個人護理濕巾提供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微生物檢測服務,涵蓋限量檢測、致病菌篩查、防腐挑戰試驗及無菌驗證,確保產品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助力企業順利進入歐美及全球市場。
歡迎來電咨詢相關業務!